南宁青砖哪家好、柳州仿古青砖、桂林小青砖批发-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, 人们对烧结砖的颜色和耐久性能越来越关注, 加之古建筑的修缮和复古文化的复苏, 设计师和房地产开发商对青砖更是情有独钟, 因此青砖的生产日益成为砖瓦生产企业的一大亮点, 然而随着窑炉工业的日益发展, 高能耗、低产出的间歇窑逐步被淘汰, 青砖烧结老艺人相继去世, 加之人类对环保意识的加强, 木质燃料的供应和大量烟气的任意排放受到限制等, 已使青砖的生产工艺濒临绝迹, 传统的艺术瑰宝几尽失传。
笔者有幸参观了板厂峪明代长城砖窑遗址, 并拜访了几位烧窑老艺人, 承蒙曹世璞老先生的指点, 结合本人对烧结工艺的理解和摸索, 现对青砖工艺进行介绍抛砖引玉, 与同行共同挖掘古代艺术珍宝。板厂峪明代长城砖窑为马蹄窑, 属于间歇式窑炉。以燃烧木质材料为主要特征, 整个窑体位于地平线以下, 上剖面呈不规则圆形, 切面圆直径4 ~ 5 m, 尾部五分之三圆弧上均匀分布三个排烟孔, 窑体内前上部和后下部微向内突起, 纵观感觉像陷入泥土中的马蹄足迹, 因此得名马蹄窑。窑体前部外侧设置内外两道单拱投煤孔, 外拱下部呈长方形宽0.8 m, 高1 m, 外拱上部为R500上弦拱。内拱下部是正方形, 尺寸为0.4 m×0.4 m, 其上部为R300上弦拱。窑体内底部5/6 的面积为地炕,地炕主要用来码放砖坯, 相当于现在隧道窑使用的窑车, 地炕高1.1 m, 中部和尾部均匀分布三个排烟孔, 可根据不同码窑方式, 控制火行速度和排烟量。窑体内底部剩余部位为一个梭形地坑, 作为燃烧室, 用来焚烧木质燃料, 为烧结工艺提供外燃。马蹄窑的装窑方式一般为交错横码, 但炕腿分为单体立码一层和双体横码两层两种形式, 单体立码一般在码完十余层后,上部码放几层瓦坯, 此种方式是砖瓦混烧的常用码法。码坯数量, 通常有“三千砖两千瓦”的说法。双体横码主要以烧结青砖为主, 一般装坯数量为5000 ~ 6000块。无论横码还是立码, 每增加一层都要向前突出一部分, 但必须注意突出部分的尺寸, 以免造成坯垛坍塌。坯垛边缘单层为辐射状, 主坯垛以鱼鳞状环行码法, 这样既便于烟气的排出又利于火行速度的控制。待坯垛呈穹状合拢后, 坯垛顶部以单坯平码的方式, 交错码放3 ~ 4 层干坯, 然后上面垫上40 cm厚的细黄土, 用平锹压平, 到此装窑工作结束。
青砖的烧结初期, 一般前3 d为软材文火细烧, 因为青砖的干燥为自然干燥, 一般情况下含水率不小于6%, 如果温升过快, 可能造成坯体出现烧结裂纹或炸裂。每次添细材不宜太多, 以免因燃料状况不稳, 产生烟气量时大时小, 且马蹄窑无引风设备, 烟气流通不畅, 不利于砖坯整体升温, 浪费能源。三天后, 用手摸窑壁如有发烫的感觉, 并且大约1 min后放置在烟筒上的冷铁板无水珠出现。此时可以大火烧结, 烧结工作需2人轮流作业, 燃料材质由软材变成硬材, 加火须少添勤添, 看火工作非常重要, 以免造成局部过烧或升温过快。再过3 d后, 当烟筒出口出现白烟时, 开始准备闷窑。闷窑前须将燃烧室调成旺火后加足燃料, 首先将内门用砖坯封住, 外套黄泥, 再将外门封死。封窑前期, 开始着手修整窑顶黄土层, 并叠起30cm的围堰, 压平浮土。封窑结束后开始向窑体饮水, 即于窑顶黄土层上缓慢加入清水, 同时密切观察水渗入情况, 如发现有较大气泡或有较小漩流产生, 必须立即进行封堵, 以免因大量冷水的侵入, 造成坯体炸裂或粉化塌窑。加水工作需维持2 d时间, 在此期间必须认真观察水的渗入状况, 使水位始终保持在20 cm左右, 不得出现断水现象。窑炉饮水大致时间为4 ~ 5 d, 此时需用铁钎插入黄泥层,每钎饮水半径为1 m为佳, 插入深度应根据水面保持情况而定, 不得插入过深, 以免造成湿塌或砖体颜色差异。每插一钎之后, 必须观察水面变化, 以防发生透水现象。当饮水工作结束后, 用手摸窑门无烫手的感觉时, 可以开窑和人工出窑。
青砖从装窑到出窑大致需10 ~ 15 d, 且每窑装坯数量较少, 能耗高, 周期长, 因此用马蹄窑烧制青砖, 一般都以马蹄窑群的形式出现, 每个窑群通常由10 ~ 20个单窑组成, 以便安排倒窑和工作时间的调整。就现阶段来看, 由于木质燃料的大量使用和烟气的大量排放, 使生产受到较大局限。因此此种工艺尚需进一步改进完善。